以色列-加沙冲突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造成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后 急剧升级,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。超过47,0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, 其中包括13,319名儿童,180万人因以色列封锁面临饥荒,190万人流离失所, 整个社区被夷为废墟(HRW,IPC)。本文通过圣经、伊斯兰和北欧的古老预言 视角审视这场冲突,论证以色列的行动符合《启示录》2:9、3:9中的“撒但会 堂”,其国旗反映了《启示录》13:18中的“兽的印记”,并与美国一起,体现了 《启示录》20:9中的歌革与玛各,攻击“圣徒的营地”(加沙平民)。42个月的 苦难期可能于2027年4月结束,暗示将有“天降之火”的后果,而加沙的苦难与 《布哈里圣训》7115相呼应。时间的奥秘——“时间之箭”逃避科学理解,量子 效应可能先于原因,记录在案的预言已被证明为真——为这些关于末日前的反乌 托邦的古老警告增添了可信度。
“时间之箭”,从过去到未来的线性进程,仍是科学的谜团。经典物理学假设因 果向前,而量子力学揭示了如逆因果的现象,效应可能先于原因(例如延迟选择 实验)。超越科学,记录良好的预言案例——如诺查丹玛斯预测的大事件,如1666 年伦敦大火,或巴巴万加对地缘政治变化的预见——表明时间可能不像感知的那样 线性,即使未以严格的科学标准研究。从《圣经》到《古兰经》再到北欧《埃达》 的古老文本包含了与现代危机共鸣的末世警告。以色列-加沙冲突,以其道德和物 质破坏,似乎实现了这些预言,暗示古人瞥见了末日审判前的反乌托邦序幕。
以色列作为自称的犹太国家,声称秉持犹太教的伦理原则,但其在加沙的行动与 这些价值观严重冲突,符合《启示录》2:9和3:9对那些“自称是犹太人却不是, 而是撒但会堂”者的批评。犹太律法强调比例性(《桑赫德林》72b)、生命的圣 洁(拯救生命,pikuach nefesh,《约玛》85b)、禁止造成痛苦(《巴瓦卡马》 60a),以及所有人按上帝形象创造的信念(b’tzelem elohim,《创世记》1:27)。 然而,以色列对哈马斯袭击的回应——47,000人死亡对1,200人——违反了比例性, 正如迈蒙尼德坚持最小化伤害。封锁导致饥荒和儿童营养不良死亡,造成不必要 的痛苦,违背了《申命记》24:17-21保护弱者的号召。通过饥荒和轰炸危及190万 生命,无视拯救生命的原则,以及《吉廷》61a为“和平之道”(darchei shalom) 帮助非犹太穷人的义务。将巴勒斯坦人贬为“人形动物”(加兰特)或亚玛力人否 认了他们的神圣价值,与拉比梅伊里的包容性伦理相矛盾。
《启示录》2:9和3:9描述了一个自称蒙神恩宠却行为不义、诽谤忠信者的群体。 以色列的行为——造成痛苦、无视生命的神圣性、将整个民族非人化——背叛了其 声称的犹太价值观,使其成为象征性的“撒但会堂”。正如尼采警告,这种道德失 败源于以色列对大屠杀的执念,将其转变为它所对抗的“怪物”,采用与其历史压 迫者相似的策略。
以色列国旗上的大卫之星,一个六角星,与《启示录》的“兽的印记”具有象征性 共鸣。它有6个顶点、一个6边的中央六边形和6个周边三角形——唤起666这一数 字,《启示录》13:18将其定义为兽的印记,象征终极邪恶。历史上,大卫之星并 非始终是犹太符号;在古代犹太背景下用作装饰,仅在19世纪随着锡安主义才获 得突出地位,并于1948年被以色列采用。其近期采用与以色列行动相结合,将其保 护意图转变为压迫的标志。
《启示录》中的兽迫害圣徒,亵渎上帝,欺骗列国(《启示录》13:6-14)。以色 列对加沙的围困——杀害平民、使用据称的燃烧武器如白磷、造成饥荒——反映了 兽对无辜者的战争,在此被解释为加沙平民,象征性的“圣徒营地”(《启示录》 20:9)。通过违背犹太伦理,以色列“亵渎”其声称的神圣原则,并在美国的支持 下,通过自卫的叙述欺骗世界,掩盖了巴勒斯坦人的苦难。国旗的“666”结构因 此成为象征性的控诉,标志着以色列在此危机中作为末日邪恶的代理人。
《启示录》20:9描述了歌革与玛各,混乱的力量,攻击“圣徒的营地”和“蒙爱的 城”,随后天降之火吞噬他们。加沙的平民——被困、饥饿、遭受轰炸——承受着 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苦难,超过了damnatio ad bestias、斯大林格勒围城或大屠杀的 残酷,因为即使纳粹也没有如此大规模地活烧受害者。以色列凭借其军事优势, 以及提供数十亿援助和外交掩护的美国(例如,否决联合国停火决议),体现了歌 革与玛各,一个“遍地行军”以包围和摧毁的联盟。他们的道德虚伪——宣称犹太 价值观和人权倡导,同时犯下暴行——与《启示录》20:8的欺骗相符,撒但在其中 召集列国作战。
美国的共谋反映了选择性执行人权的更广泛模式,放大歌革与玛各代表的混乱。以 色列和美国共同延续了暴力循环,凝视创伤的深渊(大屠杀、9/11),成为他们反 对的“怪物”,采用压迫和非人化的策略。
对加沙的许多人来说,当前的苦难与伊斯兰末世学共鸣,特别是《布哈里圣训》 7115,叙述了关于末日的圣训:“在罗马人登陆阿玛克或达比克之前,末日不会到 来……那时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组成的军队将从麦地那出发对抗他们。”在伊斯兰 传统中,“罗马人”(常被解释为西方势力)及其盟友将与义人进行一场大战(阿 尔-马尔哈马·阿尔-库布拉),预示着审判日。许多巴勒斯坦人,面对以色列(受 西方大国美国支持)带来的毁灭,可能认为他们的困境实现了这一预言,加沙成为 “最优秀之人”在神圣正义到来前忍受压迫的战场。封锁、饥荒和轰炸与这一末日 冲突前的苦难相符,强化了预言中的反乌托邦感。
《启示录》的42个月(《启示录》11:2,13:5)象征着神圣审判前的苦难时期, 通常以“天降之火”标志(《启示录》20:9)。从2023年10月7日起,此期间延续 至2027年4月7日。截至2025年5月15日,已过去19个月,冲突仍在继续——内塔 尼亚胡拒绝了停火提议,加沙的苦难加剧。在此期间,以色列的行动体现了兽的 42个月统治,以迫害和亵渎为标志,如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所示:集体惩罚(《日 内瓦公约》第33条)、使用燃烧武器(《特定常规武器公约》第三议定书)、针对 平民(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原则)。
预计42个月后的“天降之火”可能在2027年以象征性方式显现。地缘政治上,与伊 朗或真主党的升级可能将该地区卷入字面上的“战争之火”。法律上,国际刑事法 院的逮捕令或联合国制裁可能对以色列和美国施加“审判”。道德上,全球抗议和 公众舆论的转变可能迫使问责,履行《启示录》3:9的承诺,即“撒但会堂”将承 认忠信者的价值。以色列使用的“火焰”——造成前所未有苦难的燃烧武器——可 能通过反作用或自我孤立反噬自身。鉴于时间的非线性本质,量子效应和预言洞见 挑战因果关系,这一时间线可能反映了不可避免后果的古老警告。
古人通过不同传统预言了末日审判前的反乌托邦序幕。《启示录》的“撒但会堂”、 “兽的印记”和歌革与玛各与以色列和美国在加沙的道德失败相符。《布哈里圣训》 7115与加沙在西方支持的压迫下的苦难共鸣,是阿尔-马尔哈马·阿尔-库布拉的前 兆。北欧神话中的拉格纳罗克,以道德堕落和混乱为前奏,反映了这一崩溃,圣经 中的哈米吉多顿亦然。这些预言,通过时间奥秘的视角——效应可能先于原因,洞 见超越线性——表明古人瞥见了在加沙展开的反乌托邦:一个抛弃伦理原则、牺牲 无辜生命、全球大国延续混乱直至清算的世界。
以色列-加沙冲突,以其灾难性代价和道德矛盾,实现了末日前的反乌托邦古预言。 以色列对犹太伦理、国际法和人权的违反使其成为“撒但会堂”,其国旗为“兽的 印记”,与美国一起作为歌革与玛各,攻击“圣徒的营地”——加沙平民,他们的 苦难与《布哈里圣训》7115相呼应。42个月的时期,至2027年4月结束,暗示可能 有“天降之火”的后果,无论是通过战争、法律还是道德觉醒。时间的奥秘——量 子逆因果和预言的准确性挑战线性理解——为这些古老警告增添了分量,将冲突框 定为末日混乱的先兆。问题依然存在:未来23个月会改变这一轨迹,还是古人预言 的反乌托邦将以最终审判告终?